国庆中秋双节假期正式收官。据交通运输部发布数据,10月1日至8日(中秋国庆假期),累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24.32亿人次,日均3.04亿人次,同比增长6.2%,创历史新高!四川在此次双节假期中表现尤为突出,多项数据登上全国热榜,假日市场人气足、供给新、消费旺,一派“锦绣天府·安逸四川”的繁荣景象。
“跟着川超游四川”持续火热,假日期间,川超赛事密集举行,各地文旅开足马力,把赛场变为城市文化秀场,“以赛为媒”激发群众的文化“凝聚力”和旅游“行动力”。凉山创新设置烧烤庄园、火把广场等“第二观赛区”,推出“看川超·品鱼宴”联动优惠,实现体育赛事与文旅消费深度衔接。乐山奥体中心球场外的“嘉州美市”同样精彩,60余个展位“串”成的美食街区,甜皮鸭、钵钵鸡、跷脚牛肉等乐山美食香气扑鼻,乐山特色文创、农产品琳琅满目,川剧变脸、彝族歌舞等节目轮番上演,让整个集市充满欢声笑语与热腾腾的烟火气。
10月6日晚,2025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播出。月光为引,荧屏为舟,将晚会主办地——德阳,推向了全球华人的视野。镜头流转间,三星堆、中江挂面村、太平廊桥等历史与文化地标将德阳融于一夜流光中。
四川线下消费超800亿元
消费新场景人气、商气“两旺”
国庆中秋假期,四川550家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实现销售额(营业额)48.4亿元,同比增长3.9%。第三方大数据(银联商务)显示,全省线下共发生消费金额812.16亿元,同比增长2.08%,其中零售消费金额519.66亿元、增长3.13%;餐饮消费金额103.62亿元、增长1.15%。“成都必购必带+重庆渝伴礼”联动展销集市(图片来源:成都市商务局)
截至10月8日,全省累计举办熊猫消费节系列促销活动978场次。全省统筹4亿元资金发放“蜀里安逸”消费券,覆盖餐饮、零售、川酒川茶、入川游等重点领域,让利规模超10亿元。
国庆中秋假期,全省120个“蜀里安逸”消费新场景结合实际策划开展假日促销活动,吸引客流超1800万人次,实现销售额超55亿元。
家庭宴、朋友宴、喜酒宴等成为国庆期间餐饮消费主流。据监测,全省139家餐饮企业实现营业额12.9亿元,同比增长6.5%。
四川“文博热”持续升温
文化体验感拉满、数据创新高……
国庆中秋双节同庆,四川文博场馆热度也是居高不下,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,推出了丰富的展览陈列,以及趣味性浓、互动性强的多彩活动,构成了假日里另一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。
在四川博物院中,该院携手绵阳市博物馆、资阳市博物馆,新增两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珍品至基本陈列中展出,从旧石器时代的石器,到汉代的青铜器、漆木器,还有反映魏晋风雅的青瓷。在浣花溪畔的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中,一场“中秋听琴——草堂古琴雅集”之约,让中外游客都沉浸在这充满东方韵味的场景里。而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中,正在举办的“青·韵——文物里的中国传统色彩美学”特展,现场特别复原了宋代中秋雅集的雅致盛景。同时,在以三国文化为核心的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中,“月满华诞·幻游三国”主题文化活动通过虚实相融的场景营造、沉浸式的互动体验与多元业态组合,让沉淀千年的历史文化以鲜活、年轻化的方式走进现代生活,推动三国文化实现“破圈”传播。
丰富多彩的活动,细心营造的节日氛围,和精心布置的展览陈列,自然让来到此地的游客流连忘返。四川博物院工作人员表示,国庆假期该院的参观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19.5%,讲解354批次,同比增长78.8%,活动场次较去年增加15场次,导览4674台,较去年增加19%。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,中秋国庆期间,该馆门票多日售罄,多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,8天累计接待观众82.4422万人次、单日接待观众最高达14.34万人次,同比分别增长22.66%和45.38%。此外,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工作人员也透露道,据统计,馆内累计接待游客约12万人次,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5.2%。同时,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表示,假日期间共接待海内外观众32.5万余人次……巴蜀大地上,关于博物馆的奇妙之旅还在持续上演。
四川新闻网-首屏新闻 王敏琳 整理报道
(综合:本网报道、四川观察、川观新闻、成都日报锦观新闻、封面新闻)